2015年 10月底。
晴。
克羅埃西亞首都,薩格勒布。
中午。
“功夫” 中餐館旁的克式餐館,猿人與三位同事在這裡用餐。
一如往常,猿人點了小份的炸魷魚+炸薯條。
一如往常,餐點40分鐘後才上。
一如往常,猿人與同事們討論著現下手上的案子,與克羅埃西亞人對於亞洲人在職場上有多歧視等等話題......。
這時,猿人的公司手機突然響了起來。
“Hello??” 猿人接起電話答道。
“猿人嗎??” 電話另一端,用著中文問猿人,是一個女生。
“我是A領隊,你們的餐有問題。”
“嗯?”
“我們在科托爾,今天這一餐應該要吃牛排的,但餐廳上豬排。我去跟餐廳吵,但餐廳說,我們是要Steak,Steak 是豬排......客人現在很生氣,我無法處理.......。”
電話那一頭的領隊,聽起來非常的不知所措,在餐廳跟客人端陷入兩難.......。
猿人只好放下前一分鐘才送上的餐點,結完帳,匆忙的往辦公室走回去,趕緊與克羅埃西亞同事討論這一題......。
同事正在辦公桌盯著電腦看,猿人快速地走向她,問起了這一團。
客人現下還在餐廳抗議,猿人只能快速地詢問,爭取回覆的時間。
“在你們的詞彙裡,Steak 是指牛肉還是豬肉?” 猿人急切地問。
“牛肉,但在蒙特內哥羅與阿爾巴尼亞,Steak 是指肉塊,是指豬肉。”克羅埃西亞人說。
“但是是你訂的餐?”
“是的”
"是在蒙特內哥羅???"
"呃.......是的“
“所以你沒注意到??”
“......你也沒特別說”
“......阿你也沒特別問。”
“這是什麼鬼??”猿人的語氣開始有點火了。“全世界有哪個地方會把Steak說成是豬排? 應該只有巴爾幹地區吧。而且什麼叫我沒特別說,最好我會事先知道 Steak在巴爾幹是豬排的意思......”
“現在你知道了。”當地人雙手一攤,撇過頭去。意思就是:這是猿人你自己的問題,你得讓客人吞下這一題,不然公司請你來幹嘛??
"是這樣沒錯啦......不然公司請我來幹嘛??" 猿人自問答著。
後來,猿人檢查了這團後面的的行程的所有餐點,再臨時要求當地同事把後面的其中一餐 “特殊風味餐” 改成牛排餐,先暫時解決這一題,至於成本的差異,那就是猿人與當地人的另外一個戰場了。
“科托爾的豬排”,在當時,就烙印在猿人的腦海裡。
後來,猿人碰到了很多旅行團都會順便走科托爾的行程,吃過這次虧之後,猿人決定再多了解一下科托爾與蒙特內哥羅,於是又趁著壓團時,一起前往科托爾來看看。
因為是世界遺產的關係,科托爾是蒙特內哥羅最熱門的觀光景點。現下,克羅埃西亞的杜布羅夫尼克,有科托爾一日遊的當地行程。很多朋友到了這裡之後,都告訴猿人說覺得這裡與杜布羅夫尼克的同質性相當的高,所以對於科托爾,自然而然地,就會產生了 “比較” 的心態 。
“杜布羅夫尼克比科托爾漂亮” 猿人過去常聽到去過這兩個地方的友人們這樣跟猿人這樣說。
但是,為什麼科托爾是世界遺產??
為什麼??
不太有人答的出來。
猿人看了不少的世界遺產,大多數的世界遺產之所以成為世界遺產,都有一定的標準與原因。科托爾很特別,它被評定世界遺產的基準為 (i), (ii), (iii) & (iv)。
嗯,有第一項: “表現人類創造力的經典之作。”
因此代表著科托爾擁有某種東西很具代表性!!!
原本,猿人以為,杜布羅夫尼克跟科托爾同質性高,因為距離近,或許曾經一起被某個帝國管轄著。
但,猿人錯了。
科托爾以前是被威尼斯阿爾巴尼亞統治過,後來被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統治,最後才變成奧匈帝國的一部分。但杜布羅夫尼克並沒有這樣的歷史背景。儘管,兩個城市都有城牆,但一邊是拉古薩共和國的,另一邊是威尼斯阿爾巴尼亞的,不太一樣。
歷史背景不一樣,導致宗教不一樣。建築物也就不太一樣。
杜布羅夫尼克與克羅埃西亞因為受到西方天主宗的影響比較深,因此路上盡是天主教的建築物。而位於峽灣的科托爾,就當地歷史,地理位置,跟杜城就是不一樣的一個地方,僅管兩邊距離如此的相近。但其實是無法比較的。
2016年1月
初次來科托爾的猿人,對於科托爾的感覺,是很奇妙的,光是第一眼的視覺感受,就與杜布羅夫尼克感覺不一樣。杜布羅夫尼克因為在海邊,若從遠處觀看杜布羅夫尼克,是舒服的,是心曠神怡的。而科托爾其實就是峽灣中的小古城,峽谷就是有山,有水。依山傍水的地方建立的小城,視覺感受上面就是比較壅擠。
猿人下車的地點,並不是在古城區內,是在古城旁的特定停車位。從這裡,可以看得到黑硬與厚實的古城牆,嚴密地把科托爾古城包圍住。古城牆不僅僅只包圍住科托爾古城,像中國北京長城一樣,它還延綿到山上去,山上還有幾座用石頭建成的東正教堂,配合著深色色調的石頭山,再加上陰天,形成一股很特別的黑暗系色調。
比起杜布羅夫尼克,科托爾的人潮相對的比較少。規模也小很多,但是因為這樣,也比較安靜。它會讓猿人想到波蘭的土倫古城(哥白尼的家鄉),土倫的城牆很完整,要進土倫古城之前,得先通過一個城門。
而,科托爾的城牆也是很完整,要進科托爾古城之前,也得先通過一個城門。
城門內,別有洞天。
一進入城門,首先印入猿人眼簾的,是一個挺大的廣場,在南美洲,稱之為武器廣場。但是由於這裡是巴爾幹,所以這地方,也是叫作武器廣場。
廣場的中央,有一座文藝復興式的石時鐘,這一座石時鐘很讓猿人覺得醒目。它是用深灰色的石磚堆砌的,大概有三層樓高。在這個每棟建築大概只有2層樓的建築群裡,顯得十分的特別。由石時鐘延伸到四周的民房建築,顏色都十分的一致,有點土色,有點灰色的感覺。
導遊在廣場上見到了猿人,經過一陣寒喧之後,導遊興高采烈的,帶領著猿人,往科托爾城內走去,第一個看到的是科托爾天主教主教堂。這一座天主教堂的色調,與周圍的建築沒什麼不同,土色偏黑。它是一座雙鐘樓建築的教堂,16世紀因為地震的關係,導致教堂內部與鐘樓被嚴重摧毀。後來當地陸續集資修復,教堂本身與右邊的鐘塔終於修好了,但左邊的鐘塔,因為經費不足,所以擱置著.......。
最後,草草了事,隨便蓋蓋,變成現在這個樣子。
左邊的塔頂,並沒有完成。這就是草草結束的證明。
天主教堂的對面,是一座東正教堂。
東正教堂相較起來,看起來就氣派不少。儘管教堂還是灰灰暗暗的。但教堂鐘塔對齊且較為壯觀。旁邊有一個原始小教堂,聽說是一開始當地人所建造的東正教堂。後來才透過當地人的捐贈加建,教堂越建越大,越建越壯觀。這讓猿人想到了台灣九份土地公廟的概念......。猿人心想: “不是說沒錢嗎? 怎麼東正教與天主教堂差那麼多??”
嗯,在蒙特內哥羅,東正教與天主教的區別,真的是非常的明顯。
東正教堂
傳說中的小教堂
看完了幾個主要的景點之後,猿人在街上隨意地走走。科托爾古城不僅僅只有主要建築灰灰暗暗的,連他們的民家,商店,餐廳,整體呈現的,都是灰暗的色調。再加上城後有暗色的山與峽谷地形的限制,它真的很迷你,真的很灰暗,當下的猿人,真心的了解之前那些跟猿人說科托爾較不特別的說法。
“如果跟杜城比,真的不特別。” 這是猿人走過一遍科托爾之後,所下的註解。
但後來,發生了一件事情,讓猿人,完全改觀。
完完全全。
當時,猿人走進一家禮品店去找帽子。猿人在這趟旅行中,異想天開,試著收集各國有特色的帽子,猿人覺得蒙特內哥羅或許找不太到特別的帽子,畢竟這是一個新國家,再加上它的歷史與地理條件,要跟別人不同,很是有難度。
猿人在架上,看到了一頂土色的鴨舌帽,上面寫著蒙特內哥羅。
蒙特內哥羅的國旗,是紅色的。所以一般會看到的,都是紅色的帽子,搭配著國徽。但那頂鴨舌帽,是土色的。
突然間,猿人像是恍然大悟一般,找到了這座城市的特色。
他興喜若狂地的買下了這一頂土色的帽子!!!!
有一些地方一些城市,一進到這裡,就會有很深刻的視覺印象,因為眼前的影像,或許顏色鮮明,或許環境特殊,讓人印象深刻,覺得特別。
庫斯可的橘,阿里基巴的白,龍坡邦的和尚橘,都會讓人有這種感覺。
科托爾其實也有這樣的鮮明的顏色,只是讓猿人感受較少而已......。
灰灰黑黑土土的。
這就是科托爾的特色呀!!! 猿人還真的沒有到過哪一個地方,城市的市容與週遭的自然環境,是如此的融合。猿人試戴上這頂帽子,這帽子還可以融入在這個環境中,這是多麼特殊的一件事情呀?
為什麼科托爾要跟杜城比較呢?他的特色點就是跟杜城不同呀!!!
杜城與科托爾是不能比較的兩個地方,兩個地方是獨立的。它們之所以特別的點不一樣,猿人該做的,應該是學習他們的獨立與特別,而不是比較。
現下友很多行家都在做景點間的互相排名,比較。“像是人參必去的____的地方” 等等的評比。 猿人覺得,這樣的評比,是否太片面了呢? 這也是 “比較”之後,所帶來的面向與思考的問題了。
因為這件事情,猿人自我反思,是不是也常常忽略了在身邊的小事了呢??
突然間,科托爾讓猿人覺得特殊。它讓猿人看到了 “比較” 的陷阱。
然而,世人還是覺得杜城比較漂亮......。
****
科托爾的城門上方,有一排南斯拉夫語: “Tuđe nećemo, svoje ne damo.” 是前南斯拉夫的鐵托大元帥Titto 題字的,意思是:“是別人的我們不會拿,是我們的別人休想搶” 這是鐵托在二次世界大戰後,從義大利手中拿下科托爾時,所撂下的狠話。
這句話,佇立在科托爾的大門,像是在向世界,向猿人宣示著: “少在那邊拿我跟世界比較!!! 我才不會拿別人家的特色來改變自己,你也別想改變我!!!!!!”猿人收下了這句話,聳聳肩,微笑著往下一個點前進。
留言列表